
许渊冲先生给五洲传播出版社“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书系”题词
董卿策划和主持的《朗读者》节目第一期播出之后,好评如潮,96岁高龄的嘉宾许渊冲先生也随之突然成为“网红”。海外的朋友纷纷发来祝贺邮件,出版社纷纷联系出书。昔日的学生相约登门致敬,这其中就包括新东方教育集团的董事长俞敏洪等人。
令他们惊讶和不解的是,已近期颐之年的老先生居然还住在几十年前分配的小两居旧公寓里,没有电梯,许先生夫妇每天都要爬楼梯上下三层。
但就是在这间陋室里,许先生几十年如一日,辛勤译耕,完成了中译英、中译法以及英译中、法译中等著作一百多种。它们排列在两排简陋书架上,与访客谈话时,身材高大的许先生不时起身翻检这些作品示人,如同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,在检阅自己的勇士们,那时他脸上就会漾出自信、幸福的微笑,那种浩然之气,登时就将陋室寒酸之气扫荡一空。
令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,书架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,就是五洲出版的“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”,精装14册,醒目的淡紫色护封,荟萃了许先生最具代表性的英文译作,包括《论语》《道德经》《诗经》《楚辞》《汉魏六朝诗选》《唐诗三百首》《唐五代词选》《宋词三百首》《宋元明清诗选》《元曲三百首》《西厢记》《牡丹亭》《长生殿》《桃花扇》等。这些作品包括多种体裁,上起先秦,下至清代,包括了约2000首中国古典诗词。

许渊冲先生与五洲传播出版社编辑合影
五洲与许先生已有十多年的渊源。从2005、2006年出版许先生的著作《翻译的艺术》,以及他所译《精选唐诗与唐画》《精选道德经与神仙画》中英、中法对照版等作品开始,十多年来,五洲出版的许先生英译、法译和中文图书已超过20种。在合作之初,他就给五洲题词,希望与五洲、与世界“共享中国文化之美”。在十多年的联系与合作中,五洲图书出版部门与许先生缔结了堪称深厚的文化出版情缘,每年我们都会登门拜访许先生夫妇,谈谈诗词,谈谈翻译,谈谈中国文化,谈谈时事见闻。了解熟悉许先生之后,我发现,初访许先生的人们所惊讶的其生活状况,其实很少困扰他??鬃映频姥栈厥彼?ldquo;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,用在许先生身上也是恰切的。如果要概括一下他与五洲的这段情缘的特点,或许就用得着另一句中国老话,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。
在翻译界,许先生有个绰号“许大炮”。和一般沉静、内敛的老派学者不同,他个性张扬、狂放,“我是诗译英法唯一人,上世纪60年代我就是唯一人,到现在还是唯一人。”他主张翻译是“美化之艺术,创优似竞赛”,提出译作要追求意美、音美、形美“三美”,而且文学翻译应该和原作竞赛,甚至超越原作。比如他给自己译的《唐诗三百首》写序,就说:“就是我用‘再创’法重译的选集,所选的篇目和流行的《唐诗三百首》有所不同,主要是我喜欢的并能译成韵文的作品。希望这个新译本和我英译的《楚辞》《西厢记》-样,能使国外读者‘知之,好之,乐之’,能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,走向21世纪,使新世纪的文化更加光辉灿烂。”诸如此类的主张,自然颇引争议,但许先生持之以恒,随时准备与人“决战到底”。争议归争议,人们也不得不承认,经许先生的妙手,数量惊人的中国古典诗词等作品被译成出色的英文、法文韵语。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、情感的文化纽带,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。阅读和了解这些作品,即可尽览中国文化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在多年合作的过程中,时时能感受到许先生对翻译事业的投入和对译作的精益求益。普通人多以工作繁重为苦,而许先生则乐此不疲,接到新的翻译约请,他的反应是:“辛苦?我高兴还来不及!”他给自己规定每天1000字的翻译量,如果没完成,不论时间多晚都会补上,劲头一上来就谁也拦不住。那是他独享的快乐时光。
许先生因年事已高而重听,听别人说话费力,一般皆由师母照君女士代接电话。但有好几次,师母接听之后,他便急吼吼地跑来,用他标志性的大嗓门告知关于某处译文的最新思考和修订。只要事涉翻译、事涉工作,他就别的什么也不顾了,这就是许先生的最大特点。
译者如此投入上心,身为编辑,我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回应。记得编辑整理“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”中《唐诗三百首》这本时,许先生交代以已出版的某版本为底本。但编校中发现,该版本中像李白《蜀道难》这样的古体诗,都像散文一样连排了,而我知道,许先生肯定是按韵文翻译的,必须复原。许先生译诗用韵可谓“挖空心思”,有时韵在一句中间,甚至在一个词的中间,需要一句句地揣摩点断。这样的工作琐细辛苦自不待言,但能使许先生的译作匠心不致湮没,总是值得的。

这位为中国文学翻译奉献一生的老人仍然有着长远目标:他要至少活到100岁,把莎士比亚剧作全部都翻完。事实上,他的大部分译作都是在退休之后日积月累完成的。现在他仍然坚持锻炼身体,每天骑半小时自行车,上楼梯不让人搀扶。人如此,做书如此,文化走出去的事业亦当如此。当今中国人的“文化自信”,不就应该奠基在这样一步步的、踏踏实实层累而成的工作中吗?
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,希望许先生引以自豪的翻译事业再添新彩,也希望五洲与许先生的文化出版情缘绵延不断,更上层楼。
人物简介
许渊冲,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,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巴黎大学学习,1983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。他从事文学翻译70年,经他的妙手,包括唐诗、宋词、元曲等许多中国经典诗文被译成出色的英文和法文韵语。2010年荣获“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”。2014年荣获国际翻译界文学翻译领域最高奖项“北极光”杰出文学翻译奖,成为首位获奖的亚洲翻译家。